Resource assessment of wintering waterfowl in Binzhou Shell-dyke Island and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ina
-
摘要:
2016年9月~2017年4月对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前期、中期、后期3个时期的滨海湿地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保护区共记录到水鸟7目12科54种,其中鸻鹬类、鸥类及雁鸭类(共占记录物种总数的83.33%)是构成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的主要类群。越冬中期水鸟种类、数量水平(19种9042只)明显低于越冬前期(29种28002只)和越冬后期(36种21043只),这可能与该地区环境温度变化规律有关。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群落多样性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82、0.59、1.90),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适宜迁徙水鸟越冬。为更好地保护滨州近岸海域水鸟及其栖息地,建议尽早将保护区有关滨海湿地申报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Abstract:Surveys of wintering waterfowl in Binzhou Shell-dyke Island and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September 2016 to April 2017.A total of 54 waterfowl species belonging to 7 orders and 12 families were found.Shorebirds, gulls and ducks, accounting for 83.33% of the total species, had emerged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wintering period.Waterfowl species and individual numbers in mid-winter (19 species and 9042 individual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pre-winter (29 species and 28002 individuals) and post-winter (36 species and 21043 individuals).This distribution of waterfowl in wintering period was likely due to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temperature.Shannon-Weaver diversity index, Pielou evenness index and Margalef richness index were averaged 2.82, 0.59 and 1.90, respectively, showing that waterfow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wintering period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further indicating that coastal wetlands in the Binzhou Reserve is an appropriate habitat for waterfowl wintering.Thus, the Binzhou Reserve should be a name on the List of Ramsa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better conservation of waterfowl and their habitat.
-
Keywords:
- coastal wetlands /
- waterfowl /
- wintering period /
- biodiversity /
- marine environment
-
滨海湿地水鸟是高度依赖滨海湿地生存的鸟类,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1-2]。作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滨海湿地水鸟(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对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能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此外,滨海湿地水鸟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与人类所处的营养级较为接近,利用其作为指示生物的滨海湿地健康状况评估结果对于人类所面临的海洋环境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 3-5]。调查研究滨海湿地水鸟现状对了解和掌握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2, 6]。
迁徙是水鸟最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每年冬季数以百万计的水鸟从俄罗斯远东及北极圈向南迁飞越冬[2]。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鸟类优良的越冬场所[7-9]。然而,关于该保护区滨海湿地水鸟现状调查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2016年9月~2017年4月该保护区越冬前期、中期、后期水鸟种类和数量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评价越冬期水鸟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旨在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全面掌握该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与时间
分别于2016年9月(越冬前期)、2017年1月(越冬中期)和2017年4月(越冬后期)对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水鸟现状进行3次调查。依据资料记载及前期实地考察情况确定11处调查样地(A~K),3次调查的区域及路线均保持一致(图 1)。
1.2 水鸟调查方法
采用Reynolds等[10]的可变大小样方方法调查保护区11处样地水鸟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3次调查均于早上日出后或傍晚日落前的2~3 h内进行,借助望远镜、长焦距镜头照相机对样地内所有水鸟进行观察记录。
1.3 数据分析
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11]、Pielou均匀度指数[12]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13]对保护区越冬期滨海湿地水鸟群落多样性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1)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式中:H′为多样性指数;S为记录到的水鸟种类总数;Pi为第i种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
(2) Pielou均匀度指数
式中:J为均匀度指数;H′为多样性指数;Hmax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log2S)。
(3) Margalef丰富度指数
式中:dMa为丰富度指数;S为记录到的水鸟种类总数;N为所有水鸟的个体总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鸟种类组成
自1999年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不断有鸟类新物种被发现[7, 9]。根据2016~2017年越冬期3次调查记录数据,保护区共记录到滨海湿地水鸟7目12科54种(表 1),约占我国湿地水鸟物种总数的19.93%[14]。其中,鸻鹬类26种,占记录物种总数的48.15%;鸥类11种,占20.37%;雁鸭类8种,占14.81%。由此可知,鸻鹬类、鸥类及雁鸭类(共占83.33%)是构成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的主要类群。
表 1 保护区越冬期水鸟名录及数量Tab. 1 The checklist of wintering waterfowl species and their individual numbers在记录到的54种水鸟中,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等级的有2种,即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和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易危等级有1种,即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有1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2种;24种水鸟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占44.44%;42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占77.78%;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多达51种,占94.44%(表 1)。越冬期记录到的水鸟多数被列入国内外有关保护条例,体现了保护区水鸟的珍稀濒危性以及该地区在候鸟越冬过程中的地理重要性[8]。
从水鸟物种来看,保护区是濒危物种大杓鹬、大滨鹬和易危物种黑嘴鸥的栖息地;从水鸟数量来看,保护区在越冬前期和后期分别栖息有28002和21043只水鸟(表 1)。《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认定标准规定[15]: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易受攻击、易危、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标准2),或者规律性地支持着20000只或更多水鸟的生存(标准5),那么就应该考虑其国际重要性。按照上述标准,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属于国际重要湿地范畴。为了更好地保护滨州近岸海域水鸟及其栖息地,建议尽早将保护区有关滨海湿地申报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2 水鸟越冬期分布特征
保护区滨海湿地水鸟种类、数量均以越冬中期(19种9042只)最少,且明显低于越冬前期(29种28002只)和越冬后期(36种21043只);越冬期所记录到的8种雁鸭类水鸟在越冬中期全被记录到,而在越冬前期和越冬后期均只记录到1种(表 1)。这可能与越冬前期、中期、后期环境温度差异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水鸟数量与环境温度变化显著相关[16-18],例如鄱阳湖白鹤(Grus leucogeranus)越冬种群数量与当地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白鹤数量在越冬前期和后期明显多于越冬中期[16]。滨州浅海处于北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且保护区所在的渤海海洋表层水温以1~2月最低,8~9月最高[19]。越冬中期(2017年1月)水温降至最低,近岸海域封冰,一方面造成大面积滩涂被冰层覆盖,另一方面过低的水温导致底栖动物显著减少[20]。栖息地面积和食物的减少直接导致水鸟环境适宜程度下降[1-2, 5, 16],因此越冬中期记录到的水鸟种类、数量水平低下。雁鸭类大多属杂食性,当越冬中期底栖动物锐减时,雁鸭类通常可选择枯萎植物根系、种子等为食[7]。越冬中期低温环境对雁鸭类影响较小,因此在越冬中期调查记录到的雁鸭类分布相对较多。
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明显只出现在越冬前期,其数量在越冬中期和后期均为0(表 1),说明保护区并非这两种水鸟的越冬地,而只是越冬期的迁徙停歇地。相反,金斑鸻(Pluvialis fulva)、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大滨鹬、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则明显只出现在越冬后期,其数量在越冬前期和中期均为0(表 1),说明保护区并非这6种水鸟的越冬地,而只是繁殖期的迁徙停歇地。在我国,候鸟通常于8~10月进行越冬迁徙,于翌年3~5月进行繁殖迁徙[2, 16]。本研究越冬前期和后期水鸟调查分别于2016年9月和2017年4月开展,暗示越冬前期和后期所记录到的水鸟可能分别恰逢越冬迁徙和繁殖迁徙。这与上述观测结果较为吻合。
2.3 水鸟群落多样性
群落的基础生物结构一般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种类数等来反映[21]。滨海湿地水鸟群落多样性水平对近岸海域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能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1, 3-5]。保护区越冬前期、中期、后期滨海湿地水鸟的群落多样性指标值如表 2所示。
表 2 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群落多样性指标值Tab. 2 The diversity index of wintering waterfowl保护区越冬期水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均是前期<中期<后期(表 2)。丰富度指数最低值出现在越冬中期,这与该时期水鸟种类、数量水平最低有关。越冬期多样性指数平均值(2.82)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0.59)均明显高于厦门滨海湿地越冬期水鸟多样性(平均值为1.73)和均匀度(平均值为0.50)[22]。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是种类和种类中个体在分配上的均匀性综合指标,通常指数值高表明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指数值降低表明生态环境状况趋于恶化[21]。相比于厦门市滨海湿地,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由于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其生态环境状况更适宜水鸟越冬。然而,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期均匀度指数平均值(0.59)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值(1.90)均低于与其邻近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0.73、3.02)[23]。有研究结果表明潮间带滩涂、近岸海域等自然生境对水鸟越冬非常重要,对水鸟群落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3]。在后续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建议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严格按照《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7],重点开展滨海湿地修复恢复,强化对近岸海域、河流入海口等自然生境的保护管理。
3 结论
(1) 根据2016~2017年越冬期调查记录数据,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滨海湿地水鸟7目12科54种;鸻鹬类、鸥类及雁鸭类是构成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的主要类群。
(2) 保护区记录到的水鸟多数被列入国内外有关保护条例;为更好地保护滨州近岸海域水鸟及其栖息地,建议尽早将保护区有关滨海湿地申报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相比于越冬前期、后期,保护区越冬中期水鸟种类、数量均最少,但该时期雁鸭类分布相对较多;该地区越冬期水鸟分布特征可能与环境温度变化规律有关。
(4) 保护区越冬前期、中期、后期水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水平均是前期<中期<后期;水鸟群落多样性总体水平相对较高,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适宜迁徙水鸟越冬。
-
表 1 保护区越冬期水鸟名录及数量
Tab. 1 The checklist of wintering waterfowl species and their individual numbers
表 2 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群落多样性指标值
Tab. 2 The diversity index of wintering waterfowl
-
[1] 陈小麟, 方文珍, 林清贤, 等.福建省滨海湿地水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 关道明.中国滨海湿地[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2. [3] AMAT J A, GREEN A J.Waterbirds as bio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M].Dordrecht:Springer, 2010:45-52.
[4] HITCHCOCK C, GRATTO-TREVOR C.Diagnosing a shorebird local population decline with a stage-structured population model[J].Ecology, 1997, 78(2):522-534. doi: 10.1890/0012-9658(1997)078[0522:DASLPD]2.0.CO;2
[5] 杞银凤, 廖峻涛, 彭贵鸿, 等.丽江拉市海湿地恢复区越冬水鸟栖息地适宜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4):565-57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ndxxb201304020 [6] XIA S X, YU X B, MILLINGTON S, et al.Identifying priority sites and gap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waterbirds in China's coastal wetlands[J].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7, 210:72-8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320716302907
[7]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R].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6. [8] 吕磊, 贾少波.山东省滨州市湿地水鸟的多样性调查[J].动物学杂志, 2010, 45(3):133-13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wxzz201003019 [9] 中国海洋大学.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R].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10] REYNOLDS R T, SCOTT J M, NUSSBAUM R A.A variable circular-plot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rd numbers[J].Condor, 1980, 82(3):309-313. doi: 10.2307/1367399
[11] SHANNON C E, WEAV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49.
[12] PIELOU E C.Ecological diversity[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1975.
[13] MARGALEFD R.Information theory in ec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1958, 3:36-7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tsqbgz201222021
[14] 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43-56. [15] 《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16] 李言阔, 钱法文, 单继红, 等.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白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4, 34(10):2645-2653.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txb201410021 [17] LIU M.Survey report of waterfowl along the coast of Liaoning Province[J].Chinese Wildlife, 1993, 106(3):16-17.
[18] 马瑞俊, 蒋志刚.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05, 25(11):3061-3066.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5.11.037 [19] 国家海洋局.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Z].北京: 国家海洋局, 2017. [20] 王志忠, 张金路, 许国晶, 等.2012年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现状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 2016, 35(4):526-533. doi: 10.13634/j.cnki.mes20160408 [21] 张冬冬, 刘晓旭, 关春江, 等.青堆子湾的近岸海域与养殖池塘四个季节的浮游植物调查与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 2016, 35(2):209-213. doi: 10.13634/j.cnki.mes20160209 [22] 方文珍, 陈志鸿, 陈小麟, 等.厦门滨海湿地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J].海洋科学, 2007, 31(1):10-16. doi: 10.3969/j.issn.1000-3096.2007.01.003 [23] 孙孝平, 张银龙, 曹铭昌, 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冬季水鸟群落组成与生境关系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4):514-52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csthj201504011 -
期刊类型引用(2)
1. 雷威,高东旭,邢庆会,廖国祥,上官魁星,陈鹏飞,丛丕福,刘长安. 辽宁营口滨海湿地春季迁徙期水鸟现状评价. 海洋环境科学. 2022(01): 106-112 . 本站查看
2. 雷威,邢庆会,廖国祥,许道艳,于彩芬,刘玉安,刘长安. 我国19处滨海湿地繁殖季的水鸟调查和评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08): 3-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